北海广播电视大学介绍

基本内容   北海市广播电视大学北海市广播电视大学(简称:北海电大)是经自治区教育厅批准,北海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一所现代远程开放大学。学校位于北海市北部湾东路东海街88号。学校前身分别为:广西广播电视大学钦州地区辅导站北海教学点(1979年3月—1984年9月)、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北海市辅导站(1984年10月—1987年7月)、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北海市分校(1987年8月—2003年4月),2003年4月经广西教育厅、北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更改为北海市广播电视大学。建校以来,历任领导有:陈少杰、李汝聪、张裕潘、韩江初、叶宗沛,现任领导为:卢达武(党支部书记、校长);郭朝珍(副书记、副校长);陈清康(副书记、副校长);张贵海(副校长)。   建校30年来,学校秉承“严谨、求实、团结、奋进”的校训,积累了丰富的现代远程教育经验,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为国家培养了近2万名合格的毕业生,他们遍布珠乡各行各业,大都成为单位的领导和骨干,为北海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作出了突出贡献,使北海电大成为北海的一个知名品牌。2005年4月,学校顺利通过了国家教育组织的“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总结性评估,获优秀等次。   一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广西区电大的关心指导下,北海电大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办人民满意电大教育的观念,积极开拓进取,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校办学路子不断拓宽、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从1979年开设电子、机械两个专业起,发展到二十多个专业,形成了多门类、多层次的办学格局。特别是自2000年春季,参与中央电大“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以来,学校更是取得了长足发展,现在开放教育本专科专业已达13个,在校生2000多人。开放教育已成为我校的主要办学形式。除此之外,学校还与国内一些重点高校合作,先后建立了清华大学、武汉大学、西南大学、兰州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名牌大学的北海教学站,联合办学有在校生870多人。还开设有全日制中专班, 2004年起办成人中专班,为进城务工人员服务。除了学历教育,北海电大还与有关部门合作,开展各类行业非学历业务培训。   学校先后在合浦廉州镇、公馆镇、山口镇、石康镇、闸口镇、海城区涠洲镇、铁山港区南康镇、市消防支队等地开设有教学点,教学网络覆盖了一县三区。   学校办学条件逐步改善。经过30年的努力,北海电大建成了远程双向视频系统、校园网、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课件制作室和VBI接收系统,共有高配置计算机300多台,为开展现代远程教育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在改善办学条件的同时,学校狠抓教学质量和服务工作,出台了招生、教学、管理、考试等方面的规章制度,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在迎接上级部门的各项检查评比中,均获较高评价,为整个广西电大系统赢得了荣誉。   近年来,随着北海社会经济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高潮,特别是2008年初,广西北部湾经济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北海电大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学校紧跟时代步伐,积极融入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中。参与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培养远程合作”项目,该项目由广西电大牵头,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等四市电大联动,整合中央电大开放教育和七所部属重点高校网院的优势,对接北部湾经济区重点产业人才需要,进行专业人才培养。2008年8月2日,由北海市人民政府,广西广播电视大学联合举办的“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培养远程合作”项目启动仪式暨第一次联席会议在北海举办,会议决定项目的首个基地设在北海电大。   2007年11月,北海电大在北海出口加工区设立教学点,实施国家教育部推行的“数字化学习港与终身学习社会的建设 ”项目,该项目在广西属首创,这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的一次重大创新,具有明显的现代教育和开放教育特点,可以为北海出口加工区在较大范围内自选教育培训项目。该项目的建设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中央电大阮智勇书记视察时,建议将该点作为“全国示范性基层电大教学点”向中央电大申报,有关申报材料已上报中央电大。为推进北海学习型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北海电大已建成北海海城区独树根东社区数字化学习中心,对电大如何开展社区教育进行积极探索。以上两个数字化学习中心的建成,对加快构建北海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走新型教育现代化之路,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示范意义。   沧桑砥砺,春华秋实,30年风雨历程,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北海电大已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教学点发展成为一所具有较强办学实力、特色鲜明,有一定影响力的现代远程开放大学。北海电大以其校园环境优美,不断扩大的办学规模、规范的学校管理、良好的教育教学质量、成为整个广西电大系统的窗口单位。[1]



分享到朋友圈

打开微信“扫一扫”